明升体育app_明升体育-平台*官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一把铜尺丈量信仰
——追忆陆飞鹫烈士的赤胆忠魂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6 字体:[ ]

ecba183b2cadf26ea72aa0d700966c88.jpg

历史的回响,常凝结于静默的遗物中。7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海门区烈士陵园,在陆飞鹫烈士生平事迹展板前驻足。一旁的展柜内,一把铜尺静卧于白色绒布之上(见图),尺身斑驳,一道道划痕无声诉说着主人81年前的壮烈人生。

讲解员赵佳乐说:“这是陆飞鹫烈士生前丈量文书、勾画抗敌路线的贴身旧物。铜尺无言,却将一名知识分子投笔从戎、最终血沃江海的壮烈人生,镌刻进历史的肌理。”

据了解,1909年生于平山乡的陆飞鹫,自幼展露济世之志。1931年华北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亲历“九一八”事变激起的救亡怒潮。他挺身出任校“抗日救国会”会长,率学生赴南京请愿,目睹宪兵屠刀斩向同胞。枪林弹雨中,他躲进街边寿材才幸免于难。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他看清了国民党政府的腐朽本质。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陆飞鹫弃职返乡。当日军铁蹄踏上海门土地,他散尽家财解民饥馑:将家中皮棉悉数借予贫户度春荒,带领群众拦截地主运粮车分粮济民。他组建“联合自卫大队”,从地主宅沟中打捞藏匿的枪支武装队伍。然而缺乏先进政党引领,队伍终告星散。

“真正的觉醒始于1940年。目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烽火,陆飞鹫毅然投身通海行署任秘书。1943年初他秘密入党,在日伪‘清乡’最严酷时刻,受命潜入伪军‘汤团’任团部秘书。在茅镇郁再邦布庄的香楼上,他以尺为笔绘制敌情图;于‘协记公行’商铺内,借商贾往来传递情报。”赵佳乐向记者介绍,一次深夜归家,陆飞鹫的父亲因他遭伪军抓捕,他写下两封警告信直送汉奸案头:“速放家父,否则血债血偿!”凛然正气逼得敌人次日放人。

1944年4月7日,时任汇通区区长的陆飞鹫在沈家宅布置征粮时遭叛徒告密。日军将其押至茅镇地牢,对他极尽威逼利诱。4月26日深夜,35岁的陆飞鹫被秘密杀害于狮山脚下,遗体草埋荒坡。

“这把铜尺,是陆飞鹫三度转变的见证者。从热血书生到散财义士,从隐秘战线尖兵到铁骨区长,裂痕里浸着虎穴周旋的惊险,更淬炼出信仰的纯度。牺牲前他拒绝以情报换生路,用生命诠释何为‘寸土不让’!”赵佳乐说。

如今狮山已遍植松柏。那把铜尺,仍在无声诉说着:有一种气节可碎不可弯,有一种信仰以血丈量方知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