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水稻抽穗扬花期这一关键生育期,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的精准度直接决定秋粮产量与品质。9月4日下午,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部区域农技服务分中心联合海门区春梅家庭农场成功举办水稻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本次培训特邀扬州大学陈夕军、霍中洋两位教授主讲,采用“课堂理论授课+现场互动答疑+田间实操指导”三位一体模式,聚焦水稻种植核心痛点,靶向水稻种植瓶颈,以实战教学精准赋能。50余名水稻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及相关农技人员参加本次培训。
会上,陈夕军教授系统地讲解了水稻上“三虫三病”的发生机制、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措施。结合我区西部区域种植生态,提出“预防为主、精准施策”原则——病虫害发生前强化种子预处理阻断侵染源,发生期依据规律与水稻生育阶段科学选药,并通过田间试验数据对比,为种植户精准选药提供数据支撑。霍中洋教授强调育秧是高产优质基础,详细讲解壮秧培育要点并推荐适配本地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针对水稻中后期管理,明确了水肥调控核心,指导学员精准把控肥料配比与搁田周期、程度。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解析与技术拆解,进一步深化科学种稻理念。培训过程中,学员们专注记录、踊跃提问;经验交流环节,种植大户分享实践案例,现场研讨氛围热烈。
会后,全体学员前往长德村春梅家庭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场所水稻种植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学员们结合实际种植中遇到的问题踊跃提问。“线虫如何防治?”“水稻根系发黑怎么解决?”面对学员提问,两位教授逐一解答,现场给出“种子包衣防控线虫”“合理密植与科学搁田避免根系褐变”等解决方案。参训学员表示,本次培训内容充实,“干货”满满。“理论+实践”的模式有效实现了技术知识向生产实践的高效转化。
本次培训会的举办,不仅有效提升了区域种植主体的水稻栽培技术水平,更推动了科技兴农理念的深度普及,为西部区域水稻丰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下一步,区西部区域农技服务分中心将继续借助项目实施、协同合作等方式,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海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供稿)